金秋桦南庆丰收 紫韵飘香启新程第八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五届桦南紫苏文化季活动纪实
文艺演出。
农产品展区。
紫苏种植园。
非遗展区。
金秋九月,黑土鎏金,桦南大地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10万亩紫苏缀满枝头,紫浪翻涌间尽是丰收景象。9月23日,“我们的节日·第八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五届桦南紫苏文化季”盛大启幕,各界嘉宾与当地群众欢聚一堂,在东北豪情与农耕文明的交融中,共享这场镌刻耕耘印记、满载丰收喜悦的金秋盛会。
文化搭台 精彩演出尽展丰收喜悦
作为中国民协沉淀十余年的品牌活动,“我们的节日”此次与桦南紫苏文化季深度联动,意义非凡。它不仅是桦南农业成果的“展示窗”、农耕文明的“活教材”,更成为凝聚乡村振兴合力的“连心桥”——以紫苏为媒,连接城乡资源,赋能农民增收,为这片沃土注入鲜活的文化动能与发展活力。
开幕式现场,旌旗猎猎映晴空,鼓乐声声庆丰年。伴随着欢快的《丰收序曲》,一场围绕“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的文艺盛宴精彩上演:歌曲《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唱出了对粮食安全的珍视,川剧变脸《百变化身》绽放传统艺术魅力,二人转小帽《看秧歌》尽显东北民俗风情;本土歌手联袂献唱《收获》,将劳动的光荣与丰收的甜蜜娓娓道来;赫哲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带来的歌舞大联欢,让各民族文化在碰撞中交融,绘就出民族团结共庆丰收的美好画卷。
新“星”耀眼 新农人田野逐梦展风采
舞台之外,新时代农民的风采同样耀眼。一群“土生土长”的桦南农民网红成为现场焦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人架起手机直播带货,紫苏月饼、紫苏油、桦南大煎饼等来自黑土地的农副产品通过直播间走进千家万户;有人用短视频记录村容村貌变迁,让外界看见新农村的崭新模样。据了解,还有人返乡扎根紫苏产业,带动乡邻共同致富。他们的奋斗故事,正是桦南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彰显着新农人敢闯敢拼的担当与活力。
品牌强农 “桦南稷忆”助推产业升级
盛会的核心环节——“桦南稷忆”授权仪式,更是为桦南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按下“加速键”。每一份“桦南稷忆”农产品都经过严苛筛选,承载着“以信誉换信赖”的承诺。目前,桦南已培育“黑土优品”授权企业5家、授权产品10个,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72种,初步构建起特色品牌营销体系。此次30余家企业获授品牌使用权,将携手推动桦南优质农产品走出东北,香飘全国。
如果说开幕式是盛会的“序章”,那么多元活动板块便是展现桦南魅力的“全景图”:非遗展上,传统技艺让人驻足惊叹;农业观摩区,现代化种植场景刷新认知;论坛交流中,专家学者为农文旅融合建言献策;网红助农直播间里,特色产品销量节节攀升;“丰收之夜”音乐会上,歌声与笑声交织成幸福的旋律;美食茶饮品鉴区,紫苏月饼、紫苏蜂蜜等特色食品让人垂涎……参与者沉浸式感受着桦南的风土人情,也触摸着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跃动脉搏。
聚焦特色 做强“小紫苏”培育大产业
这一切繁华的背后,是桦南对“小产业”做成“大文章”的执着坚守。作为“中国紫苏之乡”,桦南将紫苏作为立县主导产业,连续五年深耕紫苏文化节,构建起“紫苏+”多元化立体供给体系。
在农盛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紫苏实现了令人惊叹的“七十二变”:紫苏叶、紫苏籽经精深加工,化身紫苏油、紫苏月饼、紫苏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身价倍增。“从手工制作到全自动生产线,从单一月饼到十多个品类,今年流心紫苏月饼产量已达75万块,有望突破110万块。”车间班组长李玉荣的话语里满是自豪。生产厂长李成龙补充道:“我们实现了从食材到保健品、日化品的全维度覆盖,市场价值增长30倍以上,年产值从300万元跃升至6850万元。”
这个蜕变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布局与精准扶持。桦南县依托10万亩紫苏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桦南紫苏”地理标识,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如今我们有120多个紫苏产品,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远销海外。”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静峰的介绍道出了“小紫苏”成长为“大品牌”的秘诀。从品种培育到规模种植,从精深加工到文旅融合,桦南已构建起紫苏全产业链格局,让这株“紫色精灵”成为富民强县的“金色支柱”。
“桂荏飘香,岁物丰成;风景如‘桦’,美胜江‘南’。从‘一株草’到‘一座城’,桦南县立足把‘小产业’做成‘大文章’,实现了从‘蹒跚起步’到‘声名远扬’的蝶变,越来越多的朋友循着这抹芬芳,认识桦南、了解桦南,深度探寻‘中国紫苏之乡’的底蕴与魅力;从‘一粒米’到‘万担粮’,我们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在讲好‘沃土生金’故事的同时,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切实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的桦南,县域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国文明城市持续绽放璀璨荣光,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桦南县委书记徐永刚的致辞,道出了桦南的今昔之变。
为期3天的盛会虽已落幕,但桦南的发展新篇才刚刚开启。如今的桦南,正以紫苏为笔,以丰收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更精彩的篇章——让丰收的喜悦永驻黑土,让“紫色黄金”的芬芳飘向更远的未来。(贺东旭 张巍 记者 刘大泳)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80/202509/c00_3187689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