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富千家,9名四川乡村工匠亮相北京国际交流活动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9月26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匠美乡村 美美与共”乡村工匠国际交流推介活动在北京启幕。
本次活动上,四川乡村工匠带来多样展品。图为四川展区。
乡村工匠是一群活跃在中国乡村一线,积极传承传统乡土文化、创新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的技能型人才,在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无数个乡村工匠“一技富千家”的生动故事。
作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设置“匠心传承”“匠品生活”“匠富乡亲”“匠智数创”“东方匠礼”等主题展区,组织27个省份的100余名乡村工匠参与,生动展现中国农民传承发展传统手工技艺,以主人翁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风采。
青神竹编省级传承人陈岚与嘉宾交流。
“本次我省选派的6名乡村工匠均为省级以上乡村工匠名师,涵盖青神竹编、蒙顶山茶、绵竹年画等领域。此外,还另外组织3名乡村工匠现场展示年画拓印、藏香制作等手工技艺,供观众体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监测帮扶处副处长杨佑明介绍,这些乡村工匠技艺具有鲜明的四川特色,且在传承传统工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极具代表性。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跃华,是2025年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宣传选树对象中唯一的四川籍入选者,此次也随团参展。
“很高兴能在这次活动上展示蒙山茶传统技艺,让更多人品尝并了解它的优良品质。”张跃华表示,他也希望与各省乡村工匠多多交流,学习带动增收、传承技艺的优秀经验。
观众现场体验绵竹年画拓印。
2023年以来,四川先后出台《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深入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和宣传选树工作,累计培育2025年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宣传选树对象1人、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12人,认定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培育对象1028人、宣传选树对象52人、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101个,认定市、县级乡村工匠8495人。
同时,四川创新构建“工匠+非遗+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索“集群式”发展路径,推动工匠技艺与现代农业产业有机结合,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嘉宾现场交流醪糟制作技艺。
如今,乡村工匠已成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全省扶持工匠领办创办茶叶加工、食品制作、编织扎制等经营主体132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28家,培育“宜宾燃面”“九龙藏毯”等一批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辐射带动超62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5/9/28/727900c5ddc144b1bb33f5bcd2441f0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