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出陇鲜香溢四海
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甘味”品牌是甘肃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开展“甘味出陇”行动,持续放大“甘味”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甘味”农产品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坚守安全底线 初冬,在位于肃州区西洞镇的酒泉市农业技术联合会食用菌种植基地,平菇、香菇等食用菌已到采收期。“我们的菌菇形态美观、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很受消费者青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甘味’农产品之一。”酒泉市农业技术联合会会长秦志军说。 得益于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气候以及显著的昼夜温差,“甘味”农产品品质卓越,天然无公害,深受消费者青睐。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江芬介绍:“绿色有机是‘甘味’品牌的底色,而品质则是其立足之本。‘甘味’品牌能够脱颖而出,先决条件是坚守质量安全底线。” “甘味”品牌彰显甘肃特色。品牌建设中,甘肃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重要支撑,打造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基地。现在,“甘味”成为甘肃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 为保证入选“甘味”品牌的农产品既体现地方特色,又保证品质,我省一方面大力开展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推进“甘味”系列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力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加大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另一方面,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甘味”农产品体系,加强动态管理,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维护品牌公信力。 提升竞争实力 一粒粒枸杞被加工为枸杞原浆,成为药食同源的饮品;一颗颗马铃薯不仅可以加工成全粉、宽粉,还能制作成饼干、薯片;一袋袋浆水经过加工,能产生上亿元的产值……随着“甘味”农产品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其附加值显著提升。 在位于定西市安定区的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摆放着由马铃薯制成的全粉、饼干、曲奇、薯片等各类加工产品。公司负责人杨昭华介绍:“公司目前拥有完整的马铃薯产业链,通过深度加工,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每一个“甘味”农产品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潜力,定西马铃薯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如何充分发掘“甘味”农产品潜力?关键在于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设全产业链。 目前,我省已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产业强镇49个;2023年,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790亿元。“甘味”品牌的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品牌成色愈发纯正。 目前,甘肃建立起以“甘味”品牌为统领,60个区域品牌为根本,650个企业品牌为支撑的三级品牌体系,“甘味”品牌形成了聚合的声势与优势。 “甘味”阔步出陇 在2024年12月2日至6日举行的中国(甘肃)—泰国经贸合作推介会上,“甘味”农产品再次亮相,兰州百合、静宁苹果、定西宽粉、武都花椒、苦水玫瑰等百余种特色农产品赢得现场嘉宾的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是“甘味出海”行动的又一重要突破。 为了拓宽“甘味”品牌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202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甘味”品牌由“树品牌”向“拓市场”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大规模开展“甘味出陇”行动,组织推进甘味入湘、入粤、入吉、入辽、入鲁、入津及“甘味出海”等系列活动。 全省统筹调动各方资源,不断完善从传统市场、品牌门店、线上平台,专场活动的一揽子营销布局,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以甘肃农垦集团为例,其作为“甘味”品牌推广运营主体,在兰州建设运营甘味品牌中心,打造集展示展销、品鉴体验、洽谈交流、数据分析、产销对接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平台。同时,在“甘味”品牌运营中心授权下,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开设“甘味”农产品运营中心67家。 省级领导亲自带队分区域开展营销推介,“甘味”农产品组团参加各类展会,邀请网红达人进行直播带货……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推介,“甘味”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2023年,“甘味”品牌企业年销售额达到270亿元,全省有170余种特色农产品远销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甘味”成功挺进全国乃至世界市场。(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501/t20250121_646944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