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小麦、油菜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03-17 作者:佚名 来源: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近期,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我市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即将进入拔节期,油菜已进入蕾薹期。针对当前小麦、油菜苗情特点和气象条件,市农技中心提出全市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苗情形势

  入冬以来我市出现4次大范围强降温雨雪天气,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有效补充了土壤墒情,各区县(开发区)积极动员群众采取冬灌、趁墒追肥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全市小麦一二类田占总面积87.2%,与冬前比较增加了4.6%,较前5年平均值增3.1%,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去年为近五年苗情形势最好的一年)。油菜一二类田占总面积的80.9%,比冬前增加9.9%,比去年同期增加4.4%。

  二、小麦春季田间管理

  今年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应以“促弱稳壮、提升群体、分类施策、增穗增粒”的总体原则,围绕“促、管、防”三字要求,狠抓春季田间管理,全面提高小麦群个体质量。

  (一)早管促蘖,构建合理群体

  2月各县平均气温偏低1.0~1.9℃,近期遭遇降温雨雪天气,土壤墒情基本充足,各区县(开发区)要抓紧返青起身前这个关键节点,依据苗情,多措并举,促苗早发快长,构建合理群体。

  1、分类早管,促苗早发。重点针对三类田和二类田。墒情好的麦田,三类田在返青期趁墒亩追尿素5~8公斤,二类田在起身期亩追尿素10~15公斤,促春季分蘖早发、促小蘖赶大蘖,增加春季群体。

  2、合理控旺,蹲苗促壮。近期气温略有偏低,要等气温稳定回升后,对一类苗田或稠旺苗田,于小麦起身至拔节初期进行化学调控。在3月上中旬,每亩取30毫升麦巨金兑水稀释至15~30公斤药液,叶面均匀喷雾,以控制麦苗徒长,协调群体,防止冻害发生。

  3、耙耱镇压,促叶新发。早春麦田化冻之后,对整地质量差的晚播弱苗麦田,及时进行耙耱、轻耙、中耕或适度镇压,以弥合地缝,预防冷风倒灌,冻伤根蘖;受冻的旺苗,先轻压再划锄,顺麦搂地,去除枯叶减少消耗,促进新生叶早生快发。对播种较晚未达三叶期的麦田,应轻耙或浅中耕锄划,以防伤苗。

  (二)追肥防病,促壮杆成大穗

  随着气温的回升,3月中旬左右,小麦将进入拔节期。此期小麦群体茎蘖数将达到峰值,是争取穗数和粒数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生“倒春寒”的高危时期。各地要全面抓好春季管理,分类施策,肥水齐攻,提高分蘖成穗率、攻大穗。

  1、分类管理,增穗增粒。依据墒情,灌水追肥,达到有效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籽粒产量及改善小麦品质的目的。三类苗田以促为主,在拔节初期、小麦第一节间定长时每亩再施尿素10公斤左右增加亩穗数,促进穗分化,增加穗粒数;二类苗田在拔节中期、小麦第一节间定长后,进行肥水管理,亩追施尿素8公斤~10公斤,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的成穗率;一类苗田在拔节后期进行肥水管理,也可推迟至挑旗期;稠旺苗田在前期控旺的基础上,将灌水追肥时间推迟到拔节后期。

  2、及时化除,安全用药。目前气温偏低,春季杂草化除时间窗口期紧迫,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抓紧开展春季化除。对于未能冬前化除、而杂草又重的田块,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要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3、绿色防控,增重提单产。加强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监测预报,实行精准绿色防控。要预防赤霉病、严控条锈病、做好“一喷多防”。

  赤霉病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因此要注重预防。小麦齐穗期或抽穗50%~70%时期,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15~20毫升,45%戊唑·咪酰胺水乳剂30毫升,若遇雨,雨后及时补防一次。

  小麦茎基腐病及纹枯病的防治,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选用丙硫菌唑、丙硫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等在小麦上登记的单剂及其复配制剂等喷雾。

  条锈病早春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当田间发现条锈病单片病叶和发病中心时,立即开展挑治,封锁发病中心,打点保面;当发病范围明显扩大,发病中心快速增加,呈现流行态势时,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控制病原菌扩散蔓延。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发动群众,开展普防。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或50%丙环唑微乳剂40-60毫升。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治要用足药量和水量,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高效的施药机械,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要尽量增加用水量,控制好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一定要做到雨前用药,雨后补喷。要做到防治时间、防治药剂及时到位,以确保防治效果。可与“一喷多防”相结合,力争做到省时省力效果佳。

  三、油菜春季田间管理

  春季是油菜快速发育,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倒春寒、干旱等灾害易发高发期。油菜要以促进多分枝、多开花、多角多粒,增加粒重为主攻目标。

  一是分类追肥除草。对于前期施肥不足的脱肥田、晚播及受冻长势弱的田块,结合降雨或灌水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氯化钾3~4公斤。对于墒情不足的田块,有条件的应及时进行春灌。对于田间杂草较多田块,尽早进行中耕除草,促进油菜春发稳长。

  二是及时防治虫害。油菜返青始薹期正是茎象甲、跳甲成虫出土活动期和防治关键期,可用噻虫嗪、氟虫腈等喷雾防治。开花结果期注意防治蚜虫和小菜蛾,蕾薹期至角果期,当10%的茎枝花序有蚜虫、每枝有3~5头时选用10%吡虫啉或25%噻虫嗪等喷雾防治。当小菜蛾2~3龄幼虫百株虫量达20头左右时开始施药,可选用氟虫腈、阿维菌素系列、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防治,虫害严重田块7~10天后再防一次,农药交替使用。

  三是做好“一促四防”。初花期是防治油菜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一促四防”可有效促进油菜生长、防病防虫防早衰和花而不实,是抗灾增产的重要措施。初花期混合喷施杀菌杀虫剂、水溶硼、磷钾肥和生长调节剂进行“一促四防”。可在初花期一周内结合防治菌核病,每亩采用咪鲜胺或戊唑醇等杀菌剂+噻虫嗪等杀虫剂+速效硼100 g+磷酸二氢钾100 g+尿素200~300g,喷施1~2次。

  四、防灾减灾,降低灾害损失

  1、预防“倒春寒”。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倒春寒”防御。在寒潮来临前,及时灌水改善墒情,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减轻冻害影响。冻害发生后,小麦及时浇水追施适量氮肥,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促苗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油菜喷施广谱杀菌剂和叶面肥,防止病促长。

  2、预防“春旱”。根据气象预测,春季第一场≥20.0 毫米的透墒雨,开始日期较常同期略偏晚,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春旱”预案,提前做好灌溉设施设备的准备及检修工作。当出现旱情时,要启动一切可灌溉的井渠及设备,确保春灌能灌尽灌、应灌尽灌,夺取夏粮丰收。

  分享:


原文链接:http://nyncj.xa.gov.cn/xwdt/zhxw/17671198411488788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