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03-17 作者:佚名 来源: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全市小麦逐渐进入返青期,也进入早春病虫防控关键窗口期。为切实做好小麦病虫防控工作,现提出如下病虫防控技术意见:

  一、病虫发生基本情况

  据病虫发生长期趋势预测,今年我市小麦病虫害呈中等发生态势。近期市县植保部门监测调查,病虫发生情况如下:(1)条锈病、白粉病未查到;(2)小麦茎基腐病在周至零星发生;(3)蚜虫、红蜘蛛等零星发生,蚜虫百株虫量0.7头,较常年同期减少0.1头,最高7头,红蜘蛛平均每行单尺螨量1.7头,较常年同期减少0.34头,最高15头;(4)全市杂草发生面积210万亩,防治达标面积170万亩(亩草量1万株以上),平均亩草量4.1万株。

  二、防治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坚持“兼防一般田块,普防达标田块,统防重发田块”的防治原则,采取关键措施与综合技术相结合,科学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当前控害与长期治理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联防相结合的防控策略,达到有效防控,减灾保粮。

  三、防治技术

  (一)麦田杂草。防治时期:小麦起身至拔节前,三日平均温度稳定在5℃以上。防治药剂:根据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类或主要种类,合理选择不同除草剂。防治节节麦采用甲基二磺隆,多花黑麦草采用唑啉草酯、唑啉·炔草酯,野燕麦、大穗看麦娘和蜡烛草采用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播娘蒿采用二甲四氯钠·唑草酮、双氟磺草胺·唑草酮,猪殃殃采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婆婆纳采用二甲四氯钠、唑草酮、啶磺草胺、辛酰溴苯腈。

  (二)条锈病。防治时期:早春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当田间发现条锈病单片病叶和发病中心时,立即开展挑治,封锁发病中心,打点保面;当发病范围明显扩大,发病中心快速增加,呈现流行态势时,立即以发病中心向外延2公里,划为应急防控区域,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形成阻截带,控制病原菌扩散蔓延。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发动群众,开展普防。防治药剂: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或50%丙环唑微乳剂40-60毫升。

  (三)茎基腐病。防治时期:春季返青期拔节前,是茎基腐病最后的防治时段,与早春麦田化学除草窗口期基本吻合。防治药剂:亩用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5ml、亩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ml。

  (四)蚜虫。防治时期:苗蚜,百株虫量200头;穗蚜,百株虫量500头。防治药剂:亩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克,或25%吡蚜酮悬浮剂20毫升。

  (五)赤霉病。防治时期:抽穗扬花期,见花打药;抽穗扬花期无雨,防止一次,若遇雨,雨后及时补防一次。防治药剂: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15-20毫升,45%戊唑·咪酰胺水乳剂30毫升。

  四、注意事项

  (一)及时开展春季化除。春季化除工作是麦田春季管理的第一仗,随着春季温度的迅速回升,从现在起全市陆续进入了春季化除的关键时间,从温度和小麦生育期判断,化除窗口期只有半个月,防控时间很紧,任务非常重。拔节后禁止施药。

  (二)加强监测预警。各区县病虫草情有所差异,应加强监测调查、掌握病虫草发生发展动态,结合小麦生育期、天气情况等,确定防治适期,准确发出预报。

  (二)科学安全用药。化学除草剂使用技术要求高,对小麦生育期、气温、土壤墒情等严格要求,但春季气温不稳定,如施药后遇降温易出现“冻药害”。因此,要对症用药,严格遵守标签中的使用范围、剂量和技术要求,合理混配和交替使用。防治病虫注意轮换用药,避免出现抗药性。

  (四)选对器械施药。大面积化除宜使用中低容量喷雾,慎重使用超低容量喷雾,选用性能良好的喷雾器械;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使用扇形喷头,严禁“草多处多喷”、重喷、漏喷,避免因喷雾器械“跑、冒、滴、漏”造成药液浪费和局部药害。叶面喷雾宜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先进施药机械,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和药液均匀展布,确保防治效果;植保无人机施药,每亩用水量不低于1.5升,并添加沉降剂。

  分享:


原文链接:http://nyncj.xa.gov.cn/xwdt/zhxw/17671200742986342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