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民生活

中科院水生所培育出金鱼新品种 “金兔”

发布时间:2023-01-02 作者:佚名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大家见过黄色的金鱼、红色的金鱼,但一定很少见到真正金色的金鱼。日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利用金鱼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培育出了一款散发24k黄金光泽的金鱼新品种——“金兔”。

    金鱼是由我国驯养、选育的世界知名观赏鱼。金鱼得名于金色,在距今千年左右的宋代就被称为“金鲫”。从开始驯养金鲫至今,我国已人工选育出近300个金鱼品种。我国最早研究金鱼遗传学的陈桢院士曾统计过当时现存金鱼各品种的身体颜色,以灰、红、黄、黑、白、蓝、紫、花斑等颜色为主,唯独缺乏金色。
    “金”鱼非金,一直是金鱼演化史上的一个遗憾。
    12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金鱼繁殖育种实验室水族箱里,记者见到了这条被命名为“金兔”的百褶裙狮子头金鱼。只见它通体金黄,没有多余的杂色,游动时光影折射,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金属光泽。金兔不仅为罕见的金色百褶裙狮子头金鱼,更奇特的是,它的眼睛完全是朱红色的,如兔眼,这也是它被命名为金兔百褶狮的原因。
    余鹏博士后是这个观赏鱼类创新项目的负责人。据他介绍,金兔之所以金身兔眼,来源于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利用了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定位和验证了金鱼身上控制黑色素的关键基因,编辑该基因后能造成金鱼的眼睛和身体黑色素缺失,在眼睛上表达出红眼,而在体表上正常鳞片表达出类似黄化的金色,如黄金一般。
    过去,市面上偶尔也会有一些红鱼或黄鱼变异出金色,但因数量稀少,性状难以保持稳定。余鹏说,他们通过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创制出的金兔性状非常稳定,可以作为一个新品种将金色一直保留传承下去,让金鱼实至名归。
据统计,我国观赏鱼产业年产值近百亿元左右,其中金鱼独占1/3,但中国金鱼的培育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面临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余鹏表示,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能为金鱼等名贵观赏鱼品种的培育开辟一条全新之路,擦亮“国粹”科技成色。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scy/202212/t20221229_8043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