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动态

“科技小院”技术模式路径指引

发布时间:2021-08-17 作者:佚名 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1.科技小院的诞生。

张福锁:科技小院是2008年左右,我们团队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已经比较多了。当时我就问我的同事们,咱们每年在国际上,一人都发五六篇英文文章,可是我们的老百姓都读不懂,有什么用?咱们能不能下去做点老百姓有用的事,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个事。所以2009年,三位老师带着两位研究生就下到河北省的曲周县。本来是住在我们实验站里面,结果我们早上起来吃完早餐,骑着车到农民地里,农民都已经下工了。我们就问农民怎么这么早就下工了,农民说我们早上天不亮那样就起来干活了,太阳一出来我们就回家了。我们这样一看不行,跟农民的节奏不一样,就问村里面你们有没有地方,我们住到你们村里。后来村里面就提出来说,有一个过去是集体的房子,但是很多年没人用了,我们就住到院子里面去。一住进在院子里面,那情景就完全不一样了。农民经常就跑过来了,有什么问题就过来问我们,晚上没事就跑过来找你聊天。刚好是麦子生长季节,麦子被虫子咬了,我们早上学生还没起床,他拿着被虫子咬的麦子就拿把学生从被窝里面叫起来,你给我看看这怎么回事。我们感觉到我们非常有用,过去是我们找他们找不到,现在是他们老来找我们,然后晚上坐在院子里面聊大天,农民就说你看我们小院,你们把科技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就是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名字就这样来的。这样科技小院就开始成了农民的中心。农民有什么问题总在找我们,然后需要帮忙就来找我们,当然他帮忙不仅仅是科技,家里电视机坏了也找你修,孩子学习不好也让你去做工作。越是这样,我们觉得小院越有用。本来我们是想拿着我们自己专业的技术,到下面去看有没有用,结果后来发现我们完全可以做全面的农业服务,来提升农民的素质,来帮助农民把农业做得更好。这两个学生充满激情,很热爱跟老百姓做事。我们发现我们在学校里面老给学生做这样教育那样教育,还不如放在那,他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感受。所以后来我们就觉得科技小院,首先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好平台。第二个,农民有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找到更关键的科学问题,也就是说这一些研究生在下面做的研究,就更有针对性。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跟老百姓天天打交道,所以他给农民的服务也完全是另外一种方式。这个是一年四季住在他身边,有什么问题咱们解决什么问题,有困难我帮你解决,我解决不了,我找老师、查文献、上网,这都是办法。到最后我们就发现这个小院,实际上是一个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一体化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我们第一季做完以后,我们就第二季就扩展了我们小院的数量。越做大家就越喜欢,效果做得也越来越好,这就是小院开始的故事。

2.到目前为止,在全国一共建立了多少个科技小院,这些小院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上都发挥了什么作用?

张福锁:我们现在在全国有219个小院,科技小院我们实际上经历了,应该说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在河北曲周开始的,以小农户为主,一帮一的这种。也就是说我们直接对农民,我来给你做培训,然后你有什么问题,我帮你来指导你解决这些问题。一家一户你知道做起来难度比较大,但是在中国小农户还是主体,所以我们今天的小院的主体仍然是对小农户帮助的科技小院,但是我们中间也摸索出来一些经验。不是对小农户,而是对合作社或者对企业,就是种植企业。比如说在吉林梨树,我们就做了合作社。把其他的农民组织起来,不断地扩展规模,然后不断地技术进步,做得越来越好。合作社跟种植企业小院做起来更轻松一点,效果要更好一点。因为他有技术需求,他也有这个能人能够把我们的技术接下来,甚至可以做参与式的创新。所以我们在合作社跟企业里面做了效果相对要好一点。从这我们也学会了怎么去做产业,就是说怎么用科技小院来支撑产业。我们在广西的南宁,我们就支持一家叫金穗的公司,专门种香蕉,我们科技小院就是帮它怎么解决香蕉生产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或者卡脖子问题。另外我们后来又帮它把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做到家,这样可以节约成本,然后提高品质,提高它的价值。我们最近几年又帮它把土壤的改良,土壤的培肥,用有机肥这个办法给它培肥土壤,然后来提高生产能力,同时提高它的品质。像这些技术我们跟公司一起就做的效果很好。这个公司它不但自己在自己基地上用得很好,它也通过产业联盟带动了一大批农户。现在像柯炳生校长,现在跟我们在农技协做科技小院,他就到了第二个版本。第二个版本就是他不再去一家一户做,他选每个县的主导产业。县里面的主导产业,我就做一个科技小院,帮你来做这主导产业。因为主导产业政府重视,又有农民合作组织或者企业,所以你只要技术上一帮,他就发挥得很好。现在比如说我们在四川的会理(做)无籽石榴,在福建的平和(做)柚子,这个效果都非常好。所以柯校长他们现在做的科技小院,地方政府很重视,农民很重视。一般大学的老师跟学生都很有积极性,现在的全国发展非常快,效果也非常好。

3.现在我们国家提出今后5年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那么在这方面,科技小院下一步有什么目标或者打算?

张福锁:科技小院实际上它的功能,既能帮助脱贫攻坚,又能支撑乡村振兴。因为它的核心是赋能,让农民自己有能力,让他的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我们不是靠外部的输入,我们科技小院到任何一个地方,我们不带一分钱给村里、给农民。我们说的,你要靠自己的能力最后去赚钱,这是你真正的水平。所以科技小院是给老百姓赋能的一种办法。通过科技小院让老百姓自己有能力能够做好产业,能够通过产业振兴来实现乡村振兴,效果应该说是很好的。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我们叫3.0版的科技小院,1.0版是一对一的帮扶,2.0版叫产业科技小院,3.0版——乡村振兴的科技小院。因为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做产业振兴,但是更重要的是必须人才振兴,必须组织振兴,必须美丽乡村都得结合起来。原来给农民赋能,让农民能够有能力学会技术;现在我们让农民能有能力去搞好美丽乡村,有能力能够把当地的这个产品跟当地的文化推广到全国各地去,这样他也能利用全国大循环,然后能够发挥它的作用。再一个我们让能人也能够起到一个组织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原来培养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后来他成了合作社的带头人,经过小院磨练的科技农民,他们现在成了乡村振兴的骨干,所以这样我们把产业振兴,把人才振兴,把文化振兴,然后把美丽乡村等等结合起来,这样来支撑乡村振兴。我们科技小院就作为一个平台,能够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但是很精准地把这些资源都在这个村里面,乡村振兴里面把它用起来,真正发挥作用,包括把政府的政策能够发挥到最好。比如说我们在广西的金穗公司实际上已经做了几年探索,因为我们不仅仅做它的香蕉跟火龙果产业,我们也带动了一个村,全村的美丽乡村的建设。像今年我们在民盟中央的支持下,在贵州的毕节,要去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的典型。比如说现在有这个蛋鸡的产业,我们也请了动物科学的专家跟研究生,帮我们去把这个蛋鸡产业能够做得更好。另外刺梨作为一个特色的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我们今年也帮他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好一点。还有关于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比如说农村废水的处理,废弃物的处理,科学院帮来建一些工程。另外我们想今年在那里小院建起来以后,我们做一些农民培训,也利用我们的资源,从全国各地给他吸引一些不管是教育的、还是农业生产或者市场的一些资源,来让村里面的农产品能走向全国,然后他们的生产技术更好,更绿色,美丽乡村能够更有吸引力,这就是我们现在计划做乡村振兴的一些典型。

张福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组长。长期从事植物营养理论和施肥技术研究工作,创建扎根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技术应用新模式,引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世界农业奖”等。

本文转编自:农民日报,《三农大家谈》,《张福锁:科学施肥让农业迈向绿色高产高效》


原文链接:http://nmj.ordos.gov.cn/bmdt_79360/202108/t20210816_2980881.html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