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报道

民和3.2万亩冬小麦开镰收割

发布时间:2021-07-10 作者:佚名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盛夏的7月,随处可见的绿意装点着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山川大地。在这抹绿意中点缀着一抹黄色,这抹黄是民和县黄河、湟水河沿岸的3.2万亩的冬小麦全面开镰收割后留下的麦茬,抑或是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的身影……

  7月5日,走进川口镇东垣村种粮户杨吉焕家的地头,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杨吉焕一边叮嘱收麦师傅把麦茬割低点,一边张罗着联系隔壁种粮户让已经到地头上的收割机把他家粮食也收割了。

  还没等杨吉焕张罗好隔壁种粮户收麦的事宜,不到五分钟时间他家8分地的冬小麦已全部收割完了。

  “这也太快了,师傅等一下,我马上去开车装粮食。”杨吉焕一边在田埂上奔跑,一边对收割机的速度赞不绝口。不一会儿功夫,杨吉焕开着手扶拖拉机,带着帮手就来到了地头。收割师傅一键按下,将已经筛滤干净的麦子全部落入到车舱里。

  掉头、转弯、将翻斗升起来,8分地里的小麦全部平躺在自家小院门口,开始接受“日光浴”。

  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杨吉焕就结束了“农忙”。“今年冬小麦产量好,我家的8分地能有800多斤粮食,自家的口粮够了。”杨吉焕兴奋地说道。

  他的兴奋源自于近年来民和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让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也来自于机械化的收割让曾经的镰刀收割、摞麦垛、碾场成为给孩子忆苦思甜的教育“蓝本”。

  而在马场垣乡团结村王海云的家门口,已经晒了两天“日光浴”的麦子,颗粒饱满,正在王海云扒犁的拨动中翻滚着身体。据王海云介绍,他家冬小麦是在去年寒露节气前后播种的,2亩地预计产量有2100斤,已经以一斤1.4元的价格被收购了。

  “现在党和政府对农业扶持政策好,力度大,今年的小麦长势喜人,产量高,过两天再在地里种点大白菜,又是一笔收入,让我们农户种粮的信心倍增。”王海云说道。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07/t20210709_6371470.htm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