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动态

种香菇闯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11-11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11月27日,在桐城市黄甲镇三新村的香菇大棚里,合作社负责人刘昌义带领几名贫困户正在忙碌着。

  “2018年底,我们申请扶贫项目资金,一期建了10个香菇大棚,租给香菇种植大户,村集体每年可获得租金3万元,带动了12户贫困户就业,预计户均年收益在1万元以上。”三新村党总支书记黄孝齐向记者介绍说。

  去年年初,刘昌义承租了10个大棚,种植了3万多棒香菇。当年6月,第一批香菇产出,一个香菇大棚每天可产130公斤鲜香菇。

  在尝到种植香菇的“甜头”后,2019年10月,三新村又投资55万元,建设第二期香菇大棚,发包给种植大户,村集体年收益4万元。二期大棚可容纳7万棒香菇,年产值120万元。为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三新村积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提供技术指导,通过电商平台、农特产品购销群打开香菇销路。

  “多亏了驻村扶贫工作队争取扶贫资金,建起了现在坚实的大棚,冬天能保温、夏天能降温,还能抗雪灾,增强了我们发展香菇种植的信心。”刘昌义高兴地说,去年他家收获香菇2.25万公斤,纯收入20万元。今年,他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大棚里制作4层香菇架,已种5万棒香菇菌,预计年产香菇3.75万公斤,年产值将突破80万元。

  香菇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务工就业。“我在家门口上班,一年能挣到1万多块,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贫困户杨胜兰脸上挂满了笑容,一边忙着采香菇一边说。

  为了帮刘昌义延伸香菇产业链,三新村扶贫工作队帮他申请注册了商标,引进了香菇烘干设备,印制包装盒,制售干香菇,打造香菇品牌。去年,仅扶贫工作队就帮他销售香菇2万多元。

  三新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倪行告诉记者,他们准备在三新村打造占地20亩的食用菌基地,再建20个至30个高标准大棚,可种植香菇30万棒。引进香菇烘干、深加工等设备,项目全部建成后,该村香菇年产值将达600万元以上。

  据悉,近年来黄甲镇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形成了以“桐城小花”茶叶基地为主导,以果品、中药材、高山蔬菜、苗木花卉等产业带为支撑的扶贫产业“1+4”新格局,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20%以上。目前,全镇8个贫困村于2017年全部出列,各村集体收入均超30万元,其中2个村收入突破50万元。

  (通讯员 汪海娟 本报记者 齐振江)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snzx/sxxx/54099621.html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