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动态

靖宇县三脚窝石村景美人和产业兴

发布时间:2020-09-24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绵绵青山脚下,河水蜿蜒流过。

  近日,记者在靖宇县景山镇三脚窝石村看到,宽阔整洁的村路上,孩子们踩着滑板车嬉戏玩耍,路边的树上坠满果子,花红草绿,空气芬芳。

  就在五六年前,村中还是另外一番光景:贫穷如大石般压在村民头顶,村容老旧,卫生环境堪忧。全村89户347人,耕地面积843亩,人均耕地不足2.5亩。除了种地,村里没有任何产业项目支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

  今年55岁的村民于殿龙,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病,两个女儿要上学,一家人的日子很艰难。为了增加收入,他扣了两栋大棚搞山野菜种植,又养了5头鹿,但由于资金短缺,规模有限,并没有多少收益。

  转机是在2015年出现的。村里来了驻村工作队,也带来了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在驻村第一书记陈磊的鼓励和帮助下,于殿龙借钱扩大了山野菜种植规模,又买了10头鹿。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得到了近1万元补助款。

  于殿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6栋大棚的山野菜,挣了将近4万元,养的鹿也发展到了36头,卖鹿茸又收入了5万元,再加上4000多元的木耳分红等,全年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

  如今,于殿龙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把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目前已带动4户农户种植山野菜。

  梅花鹿、可繁育母牛等项目竞相发展,平贝母、山野菜等项目欣欣向荣……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带动下,三脚窝石村发展了多个产业项目,农户增收途径随之增加,2017年退出贫困村序列。

  “我们村通过以奖代投、因户施策、光伏分红、兜底保障等产业帮扶模式,累计实施‘因户施策’贝母项目64户129人,‘以奖代补’养牛等项目86户、145人,平均每年为贫困户增收5000元。”陈磊告诉记者。

  村里的日子欣欣向荣,多点开花的项目发展并没有止步。三脚窝石村山上奇石林立,山脚下的那尔轰河水质清澈。村里瞄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又谋划起了旅游业。

  “这是我们村新建的特色民宿,累计建筑面积129平方米,目前主体框架和装修都完成了,预计10月份就能投入使用。”陈磊指着一幢崭新的建筑介绍道。

  陈磊告诉记者,他们还计划依托临近村庄的那尔轰河发展水上漂流项目,“借助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在民宿打工,或者在自己家搞采摘、餐饮、农特产品销售等,增加增收渠道。”

  采访接近尾声,落日的余晖洒满三脚窝石村,一幅屋舍俨然、宁静美好的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009/t20200922_7512251.html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