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邹平举办,交流研讨乡村全面振兴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发布时间:2025-10-13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邹平举办,交流研讨乡村全面振兴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打造品牌,将乡村资源变为市场竞争力

  10月12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邹平市举办。本届论坛以“锚定‘走在前、挑大梁’,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主题。“三农”领域专家学者,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等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研讨交流,为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

  当前,全国秋粮正在收获中,在受持续阴雨影响的黄淮地区,各地正集中力量抢收、抢烘粮食。在探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方面面工作时,多位专家表示,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是头等大事。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但总体上仍然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从具体稳产保供措施看,一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二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时,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二级研究员苑鹏,格外关注农民合作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她建议,横向上再联合,可做大做强联合社、区域或者片区社,缓解小、散、乱、弱;纵向上再合作,发展“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建设完整产业链,推动小农户走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最终带动农业效益整体提升。

  充盈“米袋子”,也要鼓起“钱袋子”。围绕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莘县县长张云生介绍了有关经验:莘县是“中国蔬菜第一县”,这几年通过科技赋能、设施升级,正持续擦亮莘县蔬菜名片。“累计改造棚龄20年以上的老旧大棚7万余亩,占全县大棚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大棚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70%,亩均收入较以往增加2.5万—3万元,增幅达40%以上。”他说,同时大力推广温度、湿度等物联网监测和自动控温、通风等自动化设备,加快实现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每个蔬菜大棚平均节省人工30%以上、增产30%以上,全县54家蔬菜生产企业、3630户个体农户受益显著。

  “在乡村视野下,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在于通过品牌化手段,将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产品价值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洁红说,农产品品牌往往与乡村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紧密关联,需突出“原产地”优势。乡村历史传统、民宿工艺、农耕文化也可作为品牌故事的核心。与此同时,也需协调分散农户的生产标准,通过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化品牌。

  曲阜市陵城镇党委书记丛艳芝分享了当地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振兴之路。“我们打破村域的界限,以乡村振兴片区为载体,组建片区党委,统筹土地、生态、文化资源,重点谋划了‘玉米全产业链’和‘崇文湖农文旅融合’两条特色发展链。”她介绍,位于陵城镇西南部的崇文湖片区曾是一片采煤塌陷区,后经系统治理、生态修复,并招引崇文湖国际垂钓基地项目,原来的生态“包袱”转化为了发展“密码”。以大项目为核心,整合水面资源,十几个村子一起干,原来零零散散的60多家水产养殖户与大项目签订直供协议,根据垂钓赛事需求搞订单采购。据估算,每年淡水鱼订单达1500万斤。

  “当前,要更加注重乡村运营、经营,这是乡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对乡村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有效运营,从而提高乡村发展水平、质量和效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魏后凯说,乡村运营人才需要走职业化的道路。他举例,2019年,浙江淳安下姜村率先实行市场化薪酬招募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2021年,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发起国内首个系统化乡村CEO培训计划。他建议,要因地制宜多形式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乡村运营人才,同时完善乡村运营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建伟则认为,要加强对农村人口与劳动力转移的普查监测力度,基于各地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实际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优化调整乡村振兴规划,比如要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客观确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和重点,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加强县域内城乡融合的养老、托幼、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大众日报记者毛鑫鑫)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zwdt/202510/t20251013_48552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