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梧州市:“四位一体”打通科技应用“末梢神经”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老乡,您这水稻叶片偏黄,初步判断应该是得了水稻赤枯病。”眼下,正值梧州晚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晚稻生产顺利进行,梧州市近50余名乡村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传经”,护航晚稻田管保丰收。近年来,梧州市坚持科技应用、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绘就了农业现代化的新图景。

  梧州市农业农村局的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万秀区夏郢德安村种粮户。颜桂海摄

  以产学研协同为纽带

  让科研成果“用起来” 

  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梧州市构建“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与市场需求的高效衔接。依托浙江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科研力量,梧州市聚焦茶产业、肉牛养殖等特色领域,建成广西万秀肉牛科技小院、广西梧州苍梧六堡茶科技小院等3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小院,把实验室搬进农场、田埂上。同时,充分发挥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等本地院校茶学专业优势,构建“梧州市六堡茶产教联合体”,构建校企共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围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梧州市深度参与实施的“广西六堡茶‘八新双增’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六堡茶微生物发酵关键技术及高端产品开发研究”“六堡茶延缓衰老功效成分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等一批六堡茶科技示范项目,形成140多项标准、专利和实用成果,广泛投入六堡茶种植、加工、仓储领域的应用。

  以种源创新为基础

  让品种优势“强起来”

  立足本地特色农业资源,梧州市以种源创新为核心引擎,通过“保种质+强品种”双管齐下,推动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转型。

  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针对六堡茶原种茶资源产能退化等“卡脖子”问题,梧州市组织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积极开展适制六堡茶新品种的繁育工作。去年,梧州市自主选育的“梧茶10号”“梧茶15号”六堡茶新品种获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发挥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作用,进一步推广自主繁育的“岑软2号”“岑软3号”等优良品种,今年1-7月,全市油茶新造林5.68万亩,低产林改造0.7万亩。

  在品种升级方面,针对八角等作物产量低、品质不均的问题,梧州市创新“三改一换”技术模式(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换冠嫁接),实现高产高效。经改造后八角单株产量平均增长15%以上;对黑叶荔、禾荔等传统荔枝品种通过嫁接仙进奉、冰荔等优良品种实行改良,效益倍增,今年带动荔枝种植户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实现“老树发新芽,结出致富果”。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让科技效果“突出来”

  围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发展方向,梧州市依托好、发挥好企业技术和资金作用,推动各类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在各农业产业广泛应用。

  通过打造由企业主导的“环保管家”生态养殖模式,温氏集团等企业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为代养户提供选址、硬件配套、污染治理等全流程指导,同时通过内部检查与评分考核,推动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闭环管理。

  通过选取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智慧农业装备、模式在重点区域推广,打造“数字农业”智慧生产模式,手机变成了新农具。如蒙山县“六洛山珍”智慧产业园智慧食用菌基地依托物联网系统,实现手机实时监测调控菇房温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十余项指标,实现环境参数自动响应与无人化运行,生产效率倍增。该项目辐射周边6个行政村,农户年均增收2.6万元。

  通过集成5G物联网、AI决策系统与无土栽培技术,打造“AI+”特色种植示范模式,构建智慧农业应用新场景。2024年,在蒙山县建立了全市第一个AI蓝莓种植基地,构建起仅用手机便可操作的“数据采集—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闭环管理模式,较传统种植模式产量提升20%。

  以下沉服务为抓手

  让技术推广“快起来”

  梧州市实行下沉服务、精准对接、长效赋能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重点突破三大关键环节,实现“技术有人教、难题有人帮”。

  依托“一县一团”特派员制度,形成“市级专家、县级专员、乡级指导员、村级示范户”四级传导网络,实现48小时内快速响应基层技术需求,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结合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实施,重点围绕茶叶、水果、粉葛等特色产业,引进推广多项新品种和新技术,建成一批试验示范基地,并通过多轮培训为农户提供精准指导,有效推动良种良法落地。

  今年以来,通过“技能服务型、经营管理型、农民讲师型、专业生产型”四类精准化培训高素质农民近500人,构建“教技术、解难题、促转化”的服务闭环,让更多“藏在书本里的好技术”转化为“长在田间的好收成”。

  沃野绘新卷,振兴正当时。当前,梧州市正以创新增动力、向科技要效益,通过“四位一体”协同发展,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绿色,也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2596775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