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柳州这个村的“鸡头米”喜获丰收,采摘正当时!这一口软糯别错过~

发布时间:2025-09-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8月21日,融安县东起乡良村村连片的芡实叶铺满水面,37岁的芡实种植户石世安身穿防水皮裤、手持镰刀踏入水田里采收芡实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里的气候和水质适宜,芡实不难种植,难的主要是加工和销路。”石世安说,他从外地引进的芡实种子,培育成苗后再移栽到水田里,40天左右可以采摘。

  

  石世安采收芡实。

  石世安是二次返乡种植芡实,早在2009年他和爱人伍丽香就从广东潮州回家,引进种植芡实,一种就是10亩,并带动了十几户村民一起种植。但疫情期间,销售不佳,石世安夫妇只好无奈离乡,前往肇庆、深圳等地务工。直到去年,夫妻二人决定再次返乡重新种植芡实,也能照顾家庭。

  

  融安县东起乡良村村种植的芡实。

  8月是芡实的盛果期,采收是一项繁重且需要技巧的纯手工劳作。石世安通过观察芡实叶片颜色和果实颜色来判断是否成熟。他告诉记者,每天早晚都下水田采收,一直可以采收至11月份。亩产芡实成品预计60公斤以上,市场价180—200元每公斤。 

  

  如“鸡头”状的刺果实。

  芡实别名叫“鸡头米”,在江苏、云南、广东等地均有种植,芡实成品的用途主要是药用和食用,新鲜的芡实米多用于制作甜品、炖汤等,食用方法多样,手工剥的芡实口感更糯。

  

  新鲜的芡实粒。

  “割下的‘鸡头’刺果,需要立即进行加工,一粒粒手剥去壳,天气好时一天最多也只能剥20斤成品,需要耐心。”在石世安家里,伍爱丽和村民用刀劈开坚硬的果壳,里面密密麻麻包裹着上百粒芡实米粒,再经过揉捏、漂洗、筛选,手工去壳,才能得到一粒粒洁白圆润、价值不菲的新鲜芡实米,最后真空包装冷藏保鲜,整个过程耗时费力。

  

  村民在家手工加工芡实。

  

  加工后的新鲜芡实包装冷藏保鲜。

  近年来市场行情回暖,价格比较理想,良村村种植的芡实主要销往广东。石世安动员放暑假的学生及村里的留守劳动力,带动数十户村民参与剥芡实,促进乡村劳动力合理利用。“要是能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我想带动村民一起种植,增加收入。”石世安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z/t254474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