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政焦点

富锦:探秘“北国粮都”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7-04 作者:佚名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三江平原的薄雾,沿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路向东,“北国粮都”富锦市的招牌映入眼帘。在这里,湿地与稻田交响、生态与产业共舞,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当地的“生态名片”。人民网 尚城摄

  “快看,白枕鹤!”顺着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讲解员张可凡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只体态优雅的白枕鹤正掠过芦苇荡,修长的脖颈点缀着醒目的红色斑纹,翅膀扇动时带起细碎的水珠。“这是我们富锦的市鸟,全国每三只白枕鹤就有一只曾在这里栖息。”

  张可凡介绍说,这座占地3.3万亩的湿地公园拥有植物290种、动物270余种、鸟类177种。为了给候鸟创造安全家园,公园专门划定16处水禽繁殖栖息地,并采用“人退鸟进”的管护模式。

  芦荡飞鸟啁啾,舟上笛歌悠悠。近年来,富锦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建设观景平台、观鸟塔、水上观光木栈道等设施,形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自然教育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景观区,现已成为富锦市的“生态名片”。

  温室大棚内工人正在检查秧苗长势。人民网 尚城摄

  走进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阵阵绿意正在拔节生长。在这个集水稻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体内,“互联网+物联网+示范基地”有效融合,使其成为富锦市水稻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生产的缩影。

  “过去看苗跑断腿,现在‘云端’管万亩!”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羽介绍,“现在的农民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模式,通过手机终端就能服务水稻生产,有效解决科技信息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当科技真正“沉”到田间,当手机成为新农具,黑土地上的“金扁担”挑起了粮仓满、百姓富的好日子。

  踏入黑龙江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有机蔬果种植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宽敞明亮,智能化通风设备安静地工作着,为植物提供着适宜的光照和生长环境。

  “这座大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700平方米,是我们精心打造的植物工厂。”企业副总经理汤久辉介绍,大锦农以肉鸡养殖的粪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带动有机果蔬和有机粮食种植,其加工产品通过仓储和物流汇入销售终端,实现了食品安全可追溯。

  目前,该基地种植了瓜果类、蔬菜类、叶菜类和菌类四大类共60余个品种,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健康的有机蔬果。

  农文旅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农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当前,富锦市正通过整合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全面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打响“北国粮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金字招牌。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