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增殖放流活动助力松花江生态修复
6月25日,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养护中心在松花江佳木斯段成功举办2025年鲟鱼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活动作为“燃情夏日 鱼跃龙江——2025黑龙江‘冷水鱼·放流季’”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呼应黑龙江省对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的号召,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篇章,生动诠释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为龙江大地的水域绘就了绚丽底色。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作为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的有效手段,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热爱公益事业的热心群众,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养护中心、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

活动当日,7.5万尾平均规格5厘米以上、体质健壮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施氏鲟幼鱼被成功放流至松花江。为科学监测和跟踪放流效果,其中1.5万尾施氏鲟幼鱼采用了茜素红染色和VIE荧光两种先进方式进行标记。同时,佳木斯市公证处公证人员全程现场监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进行现场监管,确保放流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科学、规范、可持续的生态保护理念。

此次放流活动对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施氏鲟资源在松花江流域的恢复,保护水生生物种类多样性,进一步优化水域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将推动黑龙江冷水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养护,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此外,活动还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