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秋冬粮油作物防寒潮技术措施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1月30日至2月2日我省将出现强降温天气过程,气温降幅均在6~12℃,除南部边缘外,全省大部地区气温降至0℃及以下,西北部及北部最低气温达-3~ -5℃;27至29日,冷空气过境后转晴易出现霜冻天气,需提前做好防范。此轮降温降雨天气有利于抑制前期温度偏高导致的作物旺长,有效补充土壤水分,但未来10天气温波动剧烈,可能会对油菜、马铃薯、小麦等秋冬粮油作物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当前油菜正处于越冬至抽苔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冬种马铃薯播种基本结束并逐步进入春播阶段,小麦处于越冬期,要切实做好当前防寒潮技术管理工作,将不利天气影响降到最低。
一、油菜
(一)及时清沟排渍
“三沟”应作为当前油菜管护的重点。各地要再进行一次厢沟、腰沟、围沟的升级,保证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使油菜根系在有氧条件下生长,才能早抽苔,多分枝。
(二)适时摘除受冻菜薹和冻死叶片
油菜的菜薹易受低温冻害,当温度在-3℃左右时,持续24~36个小时的条件下就会冻死。应在冻害后的晴天及时摘除部分冻薹和冻死叶片;已经抽薹的田块在解冻后,可在晴天下午采取摘薹的措施,以促进基部分枝生长。摘薹切忌在雨天进行,以免造成伤口溃烂,摘薹后及时喷施一定量的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等多种药剂的混合液,为其补充营养,调节生理机能,加速灾后恢复,减少损失。
(三)追施薹肥
摘除油菜菜薹后,油菜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及时补施肥料能满足其需求。薹肥的施用和摘薹可同时进行,每亩可施速效肥尿素5~7kg为宜,以促进基部分枝发展。
(四)喷施硼肥
选择晴天进行补施硼肥,是防止油菜“花而不实”的有效措施,每亩用硼砂100g或速乐硼50g,配成0.2%浓度的硼砂溶液混合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连喷2次以上,间隔期为7天。
(五)中耕培土
增施薹肥时可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壅根一起进行。培土时注意不能伤到根系,否则就会造成烂根死苗。土以培至第一片叶基部为宜,这样既能直接保护根部,提高根系抗冻能力,又能预防后期倒伏。同时可撒施一定量的草木灰于田间,既有利于保暖,又增施了钾肥,从而提高油菜抗冻能力,减轻冻害。
(六)适时灌水防寒
冻害的程度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干冻条件下冻害会显著加重。因此,在寒流来临之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沟灌方式,以水调温,减轻冻害影响。灌水一定要半沟灌溉,不能大水全田漫灌,冰冻过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免因渍水伤根。
(七)及时防治病害
油菜受冻后,如果温度快速回升,油菜容易感病,应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病害防治,当前应重点做好菌核病、病毒病等病害的防治。
(八)及时改种
如果油菜已经或大部分受冻死亡,有条件的地方可及时改种春季马铃薯、玉米、大豆或速生蔬菜等作物,尽量挽回损失。
二、马铃薯
(一)播前预防措施
处于备种备播的地区要加强在库种薯管理。待播的马铃薯种薯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冷凉、遮光的环境条件下,若寒潮来临贮藏室温度将降至0℃及以下,提前用无纺布、篷布、作物秸秆等覆盖保温,避免薯块受到冻害,待气温回升后移除,避免长期覆盖导致老龄芽。正准备播种的避开寒潮天气推迟播种。
(二)在田马铃薯管理措施
已播种但尚未出苗的地区,若旱情较重的适当浇水改善墒情提高土层温度,保障安全出苗。地热河谷地带处于苗期、薯块膨大期的地区,一要补水造墒,提前喷施抗冷诱导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提高植株抗寒性;二要提前直接用稻草、无纺布、农膜等保护性措施覆盖植株,冻害结束后撤走覆盖物,有条件的田间放置发烟器减轻霜冻;三要对受灾马铃薯采取补救措施。
(三)灾后补救措施
轻度受灾马铃薯要保持适宜土壤墒情,抢晴中耕、疏松土壤、破除板结来提高土壤通透性,及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根茎宝等促进植株生长。中度受灾马铃薯叶片发黄、部分植株生长点已冻死,在冻害解除后应尽快将植株已冻伤部分剪掉,及早抹去长势差的多余枝,保留健康枝,通过中耕培土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并根外追施粪水、尿素溶液,一般2~3次,一次5~8kg尿素,促进植株恢复块茎萌发,后续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根茎宝等促进植株生长。重度受灾马铃薯植株全部死苗或烂薯,天晴回暖后改种其他补偿冻害造成的损失。
三、小麦
贵州小麦是半冬性或春性品种,低温春化适宜气温在0~7℃或0~12℃,气温不长时间低于-5℃,一般植株不遭受明显冻害。
(一)及时浇水抗旱、畅通“三沟”
对旱情明显的地区,要小水细浇、补水造墒、抗旱防冻。面对寒潮伴随降雨天气,未开沟的稻茬麦田要及时开挖田内“三沟”,对已开沟但配套不完善的麦田要及时疏通“三沟”;对冬季冻融交替、田埂塌落的麦田,要及时挖沟筑埂,做到沟渠相通,确保排水通畅。
(二)及时中耕松土
中耕既可以消灭杂草,使水、肥得以集中利用,以利蓄水提温,能促进分蘖成穗,减少病虫害发生,还能消除板结,疏松土壤,增强土层通气性,提高地温。中耕可结合追肥进行,做到以土埋肥,以土壅根。
(三)及时看苗施肥
追肥是受冻麦田的主要补救措施。由于小麦自身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冻害发生后,只要及时追肥,加强管理,促进小分蘖快速生长,可减轻冻害损失。
对叶片受到轻微冻害,可酌情补施肥料,促使小麦叶片恢复生长。一般亩施尿素5kg左右,并喷施叶面肥,使麦苗尽快转入正常生长。对严重冻害麦田要及早追施肥料,促进新生分蘖快速生长,特别是早播的春性偏强的品种,由于主茎或大分蘖生长点已经冻死,管理上应以促为主,可促进分蘖成穗。亩追施尿素8~10kg,并喷施叶面肥,确保新生分蘖有足够的养分供应,提高小麦抵抗低温的能力。
(四)防治病虫害
冻害严重的麦田,新生分蘖成穗率提高、组织较嫩,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加强白粉病、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控,要结合病害发生情况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
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2025年1月26日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501/t20250126_866896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