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厕污共治模式入选全国乡村建设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丹棱县针对境内无外来水源、河流自净能力弱、农户居住形态不一的特点,坚持统筹谋划、统筹推进、统筹管护,积极探索厕污共治新模式,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1.55万座,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 93.3%,年化肥施用量减少 450余吨,年水资源再利用达7.3万余吨,覆盖农户达3.5万余户。该县厕污共治的做法入选全国乡村建设创新十大典型案例。一是纳管处理。针对距离污水管网2公里以内、聚居程度较高的城镇周边区域,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规模辐射效应,将农户污水纳管接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中水回用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生态补水等。二是一体治理。针对农户集中居住、常住30人以上的自然村聚居点,采取村民自筹资金的办法,建设微动力“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用于柑橘果园灌溉。目前全县已建成“一体化”处理设施128套。三是生态消纳。针对农户分散居住、周边有消纳土地、有用水用肥需求的地区,对旧粪坑、旧沼气池通过增设化粪池、接管再利用等改造措施,无害化处理生活“黑水”畜禽粪污。同时,配套建设生态湿地池,处理生活“灰水”,通过格栅调节、厌氧发酵沉淀和湿地吸附,达标处理后用于庭院菜园、果园灌溉消纳。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5/1/14/66d5786cb1e6449781df099c934858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