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吉林省玉米市场形势分析
一、省内玉米市场形势
12月,我省玉米价格整体仍呈下降趋势。
标准水玉米旬均价和月均价如下:
(一)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以下降为主旋律
12月,中上旬我省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下调,下旬部分加工企业回调,但回调幅度不大。整体来看,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跌多涨少,下降仍是主旋律。省内5家加工企业三等标准水玉米月均收购价(元/吨,下同)为1913,环比下降59、降低3.0%,同比下降445、降低18.9%。12月31日,各大加工企业三等标准水玉米收购价分别为:中粮公主岭和四平新天龙1930,松原嘉吉生化1900,中粮榆树1880,吉林燃料乙醇1850。
(二)农民出售玉米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
12月,我省农民售粮意愿提升,农民出售玉米价格下旬略有起伏,整体呈下降趋势。据玉米主产县益农信息社和12316热线平台不完全数据统计,农民出售标准水玉米月均价(元/市斤,下同)为0.92(农民出售自然水玉米价格多数在0.60-0.86之间不等),环比下降0.03、降低3.2%,同比下降0.23、降低20.0%。全省各地区农民坐家出售标准水玉米价格为:长春0.85-0.96,吉林0.84-0.95,四平0.88-0.97,松原0.89-0.96,白城0.87-0.96,通化0.89-0.96,辽源0.90-0.96,延边州0.87-0.95,白山0.84-0.93。
(三)贸易商少量低价谨慎收购玉米
12月,我省贸易商走货不快,运作心态谨慎,少量低价收购玉米。贸易商玉米收购月均价(元/吨,二等,下同)为1899,环比下降71、降低3.6%,同比下降502、降低20.9%。
二、国内玉米市场形势
12月,国内玉米价格以降为主。东北地区农户售粮进度加快,加工企业到货量宽松,贸易商建库意愿不强,玉米收购价和出库价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月末略有回升;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增多,玉米价格整体下跌,中旬和月末受部分产地农户低价惜售和下海量增加影响,北港玉米价格阶段性回升;南港库存不断增加,走货放缓,玉米价格整体下降,月末进口谷物到货减少,饲企对内贸玉米采购需求增加,南港玉米价格略有回升;华北黄淮地区新粮流通加快,贸易商及加工企业采购意愿偏低,集中建库意向不强,贸易商收购价小幅下跌;南方销区饲企玉米库存高位,备货不积极,玉米成交价格下降。
三、短期市场形势预判
12月,我省玉米市场仍然偏弱运行,加工企业和贸易商低价收购玉米,不急于用钱的农户低价惜售,市场供需博弈增强,虽然玉米市场购销活跃度增加,但玉米价格整体仍在下跌。下月,基层玉米市场供应宽松,年关临近,预计短期内我省玉米市场将可能起伏不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一)农户售粮进度加快,市场供应充足
12月,我省农民对后市预期不乐观,有还贷需求和年关用钱需求的农民惜售心理有所减轻,售粮进度进一步加快。据益农信息社抽样调查,12月末,我省玉米主产县的售粮进度为29.2%,比去年同期快11.2个百分点,玉米市场供应明显增多。
(二)收购主体采购热情不高,对市场提振作用有限
12月,贸易商集中储存玉米的积极性不高,深加工企业及饲企多数维持安全库存,玉米需求整体改善有限。中储粮各库点开始陆续收购,积极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但对玉米质量要求较高,部分农户的潮粮达不到收购要求,只能卖给粮商和本地有烘干塔的规模经营主体,而粮商和做贸易的规模经营主体的储粮积极性也不高,市场粮源转为政策粮的占少数,因此,政策粮收购对玉米市场有所支撑,但对玉米价格上涨的提振作用有限。
(三)玉米进口量环比增加,进口价格波动中略显上行
12月,每吨美国黄玉米CBOT价格到中国口岸理论完税后成本(不含加征关税)为2038-2129元,进口价格波动中略显上行。11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30万吨,环比上涨17.8%,同比下降91.8%。1-11月,我国玉米累计进口量为1332万吨,同比下降39.9%。
注:数据来源为12316热线、吉农码、益农信息社、卓创资讯和中国玉米网。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scyxx/202501/t20250113_90327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