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汪清县兴产富民记事

发布时间:2025-02-05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隆冬时节,长白山脉白雪皑皑,地处长白山东麓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一栋栋木耳大棚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汪清县因地制宜,依托“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山区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逐步形成了集菌种研发、菌袋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设备制造、市场营销、废弃菌袋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汪清县黑木耳年栽培总量基本稳定在6.5亿袋,产量达3.5万吨,实现产值34亿元。

  清晨,雪花飞扬,汪清县天桥岭镇村民从村子出发,前往离家约1公里的桃源小木耳基地产业园工作。

  汪清地处长白山脉,“八山一水半草半田”的现实情况和特殊地貌,限制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大面积种植。莽莽密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适宜“土特产”种植。于是,汪清县利用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森林覆盖率高等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条件,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帮助群众增收。

  在经营上,汪清县各乡村大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种植基地、农场成立市场化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将家庭式生产者和困难群众吸纳进来,为其提供统一的原料采购、菌包生产、栽培管理、产品销售等服务。

  鸡冠乡大北沟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产业、产业带动农户致富,本村及外地400余人从事木耳生产,让“农民冬闲变冬忙”实现增收。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汪清县黑木耳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汪清县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国家级食用菌安全出口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等称号。

  目前,汪清县共有6个黑木耳专业镇、121个种植村,其中,百万袋以上种植村65个,60%以上的村以黑木耳为主导产业。县里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与产业共同成长。目前,全县黑木耳种植人数达1.4万人,3万余人从事木耳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一半以上。通过产业带动,外出人口逐渐回流,有效聚集了农村人气。

  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产业发展好、待遇好,我们干劲也更足。在这里打工,一年轻轻松松就能赚2万多元钱。”

  在天桥岭镇,在“家门口”就业的群众并不在少数。“通过发展黑木耳产业,能够带动脱贫户、村民就业,持续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汪清县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对记者说。现在全县积极推动黑木耳产业发展,一方面帮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脱贫户、村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引导村民科学合理种植黑木耳,严控品质拓宽销路。

  数九寒天,寒风凛冽。一大早,东光镇满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紧衣服,小跑着赶往木耳大棚。“现在正是木耳菌袋接种的关键时期,温度要严格控制好,不然会影响品质和产量。”他几乎每天都要往棚里跑七八趟,用心呵护菌袋内的黑木耳。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对于脱贫地区,不仅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更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瞄准未来,满河村将发展电商作为壮大当地木耳产业的手段。“2023年,我们村电商销售收入达到400万元。”

  满河村的电商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村里开了第一家网店,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店铺慢慢有了起色。看到村里的木耳、蜂蜜、大米等农产品在这里卖得比外地来的商贩收购价更高后,村民们纷纷通过电商创收、增收,村里的电商产业走上了正轨。

  如今,满河村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村,通过电商直播售卖的产品范围从本村扩大到全县,还在2021年创建了“满河鲜”品牌。电商产业越做越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满河村红火的电商直播,有力带动了村内木耳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去年9月,村里新建了一个黑木耳菌包加工车间,好品质的木耳最高能卖到70元一斤。更关键的是,这为村里的更多脱贫户创造了就业机会。

  如今,汪清县黑木耳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大幅度增强,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成果逐渐显现。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501/t20250117_90343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