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莴苣丰产销路广 乡村振兴产业旺
眼下,正是莴笋成熟收获的时候。3月31日,在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柳溪村莴苣种植基地,一片片成熟的莴苣翠绿挺拔,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收新鲜的莴苣,收割、打捆、搬运、装车,他们分工明确、秩序井然,现场呈现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据了解,柳溪村种植的莴苣茎干笔直、口感脆爽、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不少客商都是提前通过线上平台联系订单,丰收的莴苣销路不用愁,为种植户增收致富吃上了“定心丸”。记者在基地看到,周边的小路上整齐排放着一辆辆货车,来自各地的菜商们与村民们谈好价格后,将一捆捆莴苣搬上货车,准备运往黄冈、河南、安徽、江西等地售卖。
“我是从麻城过来的,拉莴苣也有五六年了,新洲这边的莴苣价格比较合理,炒得口感比较香,皮儿比较薄,我们麻城人好喜欢这个东西。”麻城市菜商凌先生对记者说。
据介绍,三店街柳溪村是武汉新洲有名的莴苣生产地,莴苣种植历史已有十余年。2016年,柳溪村成立了柳溪歆爱园种植合作社,以当地特色莴苣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户+基地+合作社”的模式,农户种植生产,基地规模管理,合作社牵头销售,并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去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监管。提品质、创品牌,打通莴苣生产链上下游梗阻,让莴苣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柳溪村党支部书记徐利军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基地一年种两季莴苣,一季冬瓜,莴苣平均亩产8000斤左右,加上轮作冬瓜等其他作物,每亩地产值预计在13000块以上,带动村民200多户增收致富。”
目前,柳溪村种植秋冬两季莴苣1200余亩,莴苣丰收后,将接茬轮作种植冬瓜、土豆、豇豆等“短平快”作物,有效提高土地效益,实现一田多收,基地年产值近千万元,稳提“菜篮子”的同时,也为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近年来,新洲区三店街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工作思路,立足本土资源,加强品牌宣传、渠道开拓和产品促销,有力推动农业向集约化迈进,农民向职业化转型,农村向城镇化迈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致富路。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404/t20240401_23826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