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带同学们种下春天 武汉市中小学生2024自然劳动实践活动启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阳春三月,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3月8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将1000斤脱毒马铃薯种子送到了武汉外国语学校,学生们“争当小农夫,一起种土豆(马铃薯)”,全市2024年中小学生自然劳动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当天,小学生们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里头,由农业专家带领着大家亲手种下这些马铃薯,埋下劳动的种子,撒播春天的希望。
活动开始,市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业专家祝花给孩子们讲述了土豆引入中国的故事,演示了各个时期生长的图片,讲解了种植养护的诀窍……并带领着孩子们挖地、刨坑、种苗、浇水。武汉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将土豆苗种到泥土里。它们将在孩子们的悉心管护下茁壮成长。武汉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说,自2021年以来就以“践行劳动教育,创建生态校园”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劳动生态教育课程,让孩子们体验劳动,收获快乐。
据悉,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武汉外国语学校、市七一华源中学、江汉区万松园小学、市第四初级中学、市二桥中学、省武昌实验小学、市光谷第十五小学等20所试点学校先行开展种植土豆劳动实践活动,接下来将把种植土豆等常见农作物劳动实践活动扩大至全市100所试点学校。教育部门还将与农业部门一起打造一批自然劳动实践校外基地。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识“五谷”、练“四体”,培养耐心和毅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发挥武汉邓子新院士科普工作室团队、省市区农业技术专家、专业种植大户的专业优势,与市教育局联合推动中小学生自然劳动实践系列活动,通过农作物种植、养护、加工、采摘、烹饪、手工、非遗技艺等实践项目,引导中小学生会劳动,爱劳动。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可以在这里释放天性,尽情玩儿泥巴,同时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通过劳动让孩子投身大自然、享受劳作,让自然劳动成为传承农耕文化、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这是一件润物无声但又意义深远的大事。我们农业农村部门愿意像浇灌庄稼一样去呵护孩子们的成长,帮助他们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403/t20240311_23702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