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动态

“好地方”产“好味稻”,扬州大米香飘全省

发布时间:2023-06-05 作者:佚名 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近日,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江苏省作物学会、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联合公布了第七届“江苏好大米”品鉴推介结果、江苏省“味稻小镇”评选结果等粮油产业成果。

  我市14个品牌、产品脱颖而出,获得了“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2个,“江苏好大米”特等奖3个,金奖2个,银奖6个,零售型最佳包装设计1个,获奖名次和数量均在全省前列,充分展现了我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成效。

  高邮市龙虬镇获批2022年度江苏省“味稻小镇”,这是我市第13个省级“味稻小镇”。龙虬镇稻作历史悠久,因出土7000-5500年前人工栽培碳化稻谷的龙虬庄遗址而得名,全镇水稻种植面积2.67万亩,江苏省绿色优质(水稻)基地2.01万亩,培育了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苏双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稻米企业。

  第五届“正大生物”杯江苏优质稻米产业专题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我市表现突出,获特等奖1篇,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江都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张彦等撰写的《侧深减氮施肥条件下Si肥和Zn肥对水稻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研究》获特等奖、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温凯等撰写的《不同类型优质粳稻对氮肥施用效应的研究》和宝应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陈书健等撰写的《不同施氮量对机械水条播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获一等奖,获奖名次和数量均名列前茅。

  “扬州是个好地方”,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交织,稻作技艺自古闻名,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我市围绕优质稻米产业水平提升,着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力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优良食味水稻品种。2022年以南粳9108、南粳5055等为主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应用面积达163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56%,为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全面应用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全面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质产效协同提升、病虫草绿色防控等技术,不断强化侧深施肥、药肥双减和稻田综合种养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示范推广,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和生态效应。

  三是加强“三新”技术集成与示范。积极开展新品种展示与示范,创新集成示范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香稻增香关键技术、优质稻米氮肥调控技术等,探索适宜我市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四是全力打造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积极指导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大米知名品牌,打造了一批中高端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助推我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升我市粮食稳产增效能力。(扬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yznq/202305/01317c3958f5487d8174b18c15a4309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