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政焦点

共商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2-12-16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梧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并把“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作为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目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仍然存在进展不平衡、技术支撑不足、社会监督不完善、长效管护不健全、农民参与不充分、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方面问题。对此,中央和地方多次发文,要求各地自下而上,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总结探索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

  作为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梧州市龙圩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动群众全过程共商、共建、共享,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显著改善,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走出了一条接地气、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易运营的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路子。

  “三个导向”定规划。一是以村民需求为导向调研动员。深入大坡镇18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285个村民小组1.44万多户,广泛发动群众,做足摸底动员工作。二是以村民主体为导向编制规划,进一步争取群众支持,并突出地域特点,实施“一村一策”,做实规划设计工作。三是以乡土特色为导向分类施策,在广西率先推行全域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计、施工和运营一体化。统筹城区、乡镇、行政村三级垃圾设施建设和服务,全国首创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模式。

  “三个聚焦”抓建设。一是聚焦全程跟进,设计与施工无缝衔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收集村民意见并及时修改完善设计,使设计图与施工图相匹配,与实景图无出入,与村民需求无偏差。二是聚焦群众主体,吸纳乡村建设工匠和村民参与施工,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三是聚焦因地制宜,简单实用贯穿始终:引导农村卫生厕所入院入室、户用厕所应改尽改;统筹考虑粪污纳入污水管网,确保污水自流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的尾水可用于农田灌溉;调整、合理布设地埋式垃圾桶,同时给每一户居民发放一个二分类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前端分类收集,减少末端低值垃圾处理量,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

  “三个机制”管长效。一是创新管护机制,运营简单经济。运用低成本可复制智能化工艺技术,推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探索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五有”长效管护机制。二是创新联动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合乡村振兴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联动推进。三是创新融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根据人口、产业、功能等科学规划布局,结合辖区内强大健全的资源化处理设施,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运营管护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接地气、可持续、可复制。


原文链接:http://nyncj.wuzhou.gov.cn/zwdt/t141665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