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病虫防控技术意见
结合小麦品种布局、生育进程、菌源基数和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小麦穗期病虫总体形势比较严峻,主要表现为小麦赤霉病有利发生因素多、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穗蚜中等发生。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测预警,强化指导服务,力争把小麦穗期病虫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为实现“虫口夺粮”,确保夏粮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
1、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近年来流行频率一直保持在重发态势,经分析今年仍具备重发流行条件。一是品种均不抗病。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扬麦、宁麦系列小麦品种均不抗病。二是田间菌源充足。常年稻麦轮作、秸秆还田为田间菌源积累提供了条件。全市调查,稻桩子囊壳平均穴带菌率为9.7%,子囊孢子成熟度与小麦抽穗扬花期生育进程较为吻合,满足大流行的菌源条件。三是气候条件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全市4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且有多次过程性降雨,高温高湿天气极利于病菌侵染。四是小麦生育进程参差不齐。小麦生育进程地区间、田块间差异极大,全市大面积抽穗扬花期集中在4月11日-20日,早的4月初已经抽穗扬花,迟的要到4月下旬,全市抽穗扬花期将持续20天以上,感病几率加大。
2、小麦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在感病品种上呈加重发生趋势,预测今年将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一是感病品种比例高。我市种植扬辐麦4号、宁麦系列品种均易感白粉病;部分田块播种量大,群体密度高,利于病害侵染扩散。二是见病早田间菌源充足。3月中旬田间已零星见病,老病区、感病品种田块常年连续偏重发生,田间菌源量充足。三是气象条件有利。随着4月份气温迅速上升,过程性降雨增多,温湿度条件适宜,有利于小麦白粉病侵染、扩展。
3、小麦穗蚜中等发生。近期全市平均蚜株率为7%,平均百株蚜量20头。虽然目前蚜量较低,但由于蚜虫繁殖能力强、速度快,4月中下旬气温偏高,利于穗蚜增殖为害,蚜量将快速上升。
4、小麦锈病轻发生。小麦锈病属于跨区域流行性病害,流行速度快,3月中下旬已在安徽沿江一带发生。目前我市个别地区零星田块已见病,我市种植的宁麦13、扬麦23等主体品种均高感条锈病、叶锈病,感染流行风险大。
5、小麦细菌性条斑病。据了解,近期江苏沿淮部分地区低洼田块小麦突现叶片条状发黄枯死症状,有的地方在叶片上查见菌脓,可能是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各地要加强监测调查,如果发现小麦细菌性条斑病要一并指导防治,防治药剂可参考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二、防控技术意见
根据今年小麦穗期病虫重发态势,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科学用药”的防治策略,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做到科学用药。
1、坚持监测预警。赤霉病预测预报要坚持做到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准确监测菌源带菌率和子囊壳成熟度,密切跟踪小麦生育进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小麦抽穗扬花时期,结合天气情况做好赤霉病防控预警;密切关注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发生动态,全面分析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做到查生育期定防治适期、查天气预报定防治次数。
2、坚持预防为主。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切实做到“用准时期、用对药种、用足药量、防足次数”,以赤霉病为主攻对象,兼治白粉病、锈病、穗蚜等病虫害。一般发生地区一次用药全覆盖,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和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两次用药不动摇。做到“一喷三防”药肥混喷,一次用药,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保粒增重。
3、坚持适期用药。小麦赤霉病防治首次用药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10%左右时),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 6 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白粉病在抽穗扬花期病株率达15%-20%或病叶率达5%-10%时实施防治,可结合赤霉病一并用药进行防治,难以在抽穗扬花期兼顾的田块,根据病情抓住适期提前用药。
4、坚持科学用药。加强药剂品种、数量调度,确保大面积防治品种对路、数量有保障。药剂选择上,优先选用安全、广谱、降毒素的绿色农药,避免产生抗性的药剂和刺激毒素类农药的使用;推进赤霉病防控药剂升级换代;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穗期不提倡使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药剂。推广应用高效、低用量、低风险农药,统筹做好重大病虫防治和农药减量增效工作。
5、坚持统防统治。各地应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调度,指导专业化服务组织优化防治策略,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服务,切实扩大统防统治覆盖率。使用植保无人机的亩用水量不少于1.5升,加沉降剂,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nykj/202204/ETN6CGUJRL9R398LNVF1CHR4208BY2Y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