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动态

柴桑区突出一乡一园建设 带动农业产业迅猛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28 作者:佚名 来源:九江市农业农村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乡一园”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梯度推进”的原则,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柴桑区农业农村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给结构性改革,深度一二三产业融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绿色生产和全程管控为主要手段,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走出了一条特点鲜明、联农带农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赋能。

  柴桑区已认定两家省级示范园、九家市级示范园、十三家县级示范园,出台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资优惠办法并制定了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管理办法,区级财政落实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企业发展。同时,加大园区投资力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园区老企业转型,扩大示范园区产业聚集效应。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县城以西20公里新合镇、新塘乡,示范园规划规模总面积10000亩,其中核心区7000亩,涉及新合镇利民村、新塘镇赤山村;示范区3000亩涉及新合镇尖山村、爱国村、涌塘村及新塘乡前进村。毛桥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九江市柴桑区毛桥村,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

  一、夯实一产种养基础,加强了农业废弃物治理力度

  柴桑区是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拥有扎实的农产品供给能力。“十四五”开局以来,对全区43家规模养场畜禽粪污的减量化改造、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做到了全覆盖;对全区2.1万公顷种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做到了全覆盖,并做到了就地造肥和就近还田,极大提高了对畜禽粪污排放和秸秆焚烧在源头上进行治理力度,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培育“头雁”矩阵,形成二产加工产业集群

  柴桑区瞄准农产品精深加工,发掘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产业做龙身,企业当龙头”,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和全产业链模式推进农业发展,形成了粮油、菌类、果品、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以博莱、礼涞、仙客来等一批以“来字号”为“头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为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柴桑区从农产品追溯体系入手,完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鼓励农产品申报“两品一标”,成功创建农产品安全县。另外,各企业也积极响应号召,做大农产品品牌,仙客来食用菌系列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鑫万来、好味来等荣获江西名牌称号。

  目前,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今年有望新增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累计龙头企业销售总收入达900783万元。2021年博莱荣获江西民营企业百强和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称号、礼涞模式被纳入了农业农村部20个联农带农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三、做强三产流通平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高铁新区、庐山机场、临港、高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柴桑区益农信息社做到了全区乡镇全覆盖,结合“来字号”企业加工能力,加强了农产品收购和流通,并扶持壮大了江州司马电商、浔优品、新供销配送等线上线下平台。以“一乡一园”为依托,全区拥有省级示范(产业)园3个,市级产业园11个,以主导产业为支撑,柴桑区乡村旅游正以蓬勃之势发展壮大。江洲油菜花节、毛桥蓝莓采摘节、柴桑区农民丰收节等带动了休闲农业发展;城门守信、庐山花溪谷节假日吸引八方来客;还有世铭田园综合体婚庆广场、凌华蔬菜研学基地、金柿涞柿子园、毛桥村的户外猩球、翰陶林和牧心谷民宿相继建成,柴桑区乡村旅游将大有可为。

  四、打造乡村振兴柴桑模式,联农带农共同富裕

  发展乡村产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富裕农民,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柴桑区依托脱贫攻坚建立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民参与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坚持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鼓励发展企农契约型合作模式,推广利益分红型模式,通过“订单收购+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等方式,农户与龙头企业签约后收入同比增加50%。探索股份合作型模式,建成了一批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密切利益关系,督促农业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又让农民切实享受更多的增值收益。据统计,柴桑区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数达47939户。

  柴桑区将通过突出一乡一园建设,以“致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打造乡村振兴柴桑模式”为主旨,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让更多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出现在广袤大地上,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原文链接:http://nyncj.jiujiang.gov.cn/zwzx/gzdt/xqdt/202202/t20220224_54105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