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参考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动态

郎溪: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1-08-04 作者:佚名 来源: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院内绿植郁郁葱葱,鲜花四季绽放,家家户户干净整洁,果蔬菜地花卉草坪井然有序;院门外道清树绿,波光涟漪;整齐的垃圾分类小站,成为一道别致的点缀。三五成群的村民,漫步在这片如画般的美景之中,随手拾起零星垃圾的举动,让社会更显和谐。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助力乡村振兴重要一环。今年以来,郎溪县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依靠群众、积极发动群众,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深度融合推进,不断“刷新”乡村“颜值”,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村更美”的良好生活环境,让好的人居环境成为乡村振兴新的推动力量。

  组织发力精心部署抓整治。为扎实推动郎溪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今年以来,郎溪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早谋划、早动工,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印发了《2021年郎溪县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2021年郎溪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及《2021年郎溪县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以方案促工作,确保全年工作稳步开展。

  此外,县委农工办积极协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县直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会,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6月1日至4日,县委农工办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组成督查组,对各镇农村卫生改厕、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年中督查,通过年中督查,督促各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我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靶向发力重点突破抓整治。走进涛城镇梅村村,一幅新农村美丽画卷铺展开来,整洁有序的巷道四通八达,空气清新,漫步其中,心情愉悦。“现在我们村可一点不比城里差,环境好、空气好,心情自然舒畅。”说起人居环境,涛城镇梅村村的村民们倍感自豪,“环境好了,大家的素质也高了,对房前屋后更爱护了,现在茶余饭后都谈论种点什么花草更美观呢!”
  日前,涛城镇梅村村积极落实镇政府安排部署,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以治“脏”、治“乱”为重点,突出整治村内巷道积存垃圾、水沟内淤泥、沿街墙面、电线杆、宣传栏等公共设施上面乱贴、乱挂、乱涂、乱画的小广告、条幅及各类喷绘,并发动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等走村入户,对农村垃圾堆、柴堆、粪堆等进行专项清理。同时,涛城镇党政领导带队组成检查组,对全镇九个村(社区)人居环境进行巡查。广泛排查,挂账督办,限时整改,整改一处,勾销一处,做到心里有数,不留后患。

  梅村村这样的整治力度在郎溪县随处可见。今年以来,郎溪县各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扣准“死角”彻底整治、明确责任分类整治,聚焦区域重点、紧盯节点集中整治,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乡村环境“脏乱差”发起总攻。二季度以来,镇分管领导、驻村工作队队员、第一书记、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持续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

  凝聚合力群策群力抓整治。“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环境关系你我他,综合整治靠大家”“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在郎溪县各村庄,倡导文明新风的标语随处可见。“没有了垃圾堆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景象,到处都整洁漂亮。”眼前的景象让村民颇为感慨。

  近年来,郎溪县通过干部上门走访、乡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横幅、宣传册等宣传方式,深入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参与到集中整治中来。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今年,郎溪县加强探索创新,强化村民自治。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群团和自治组织建设,带领群众共建共喜共管美丽家园。同时,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各项决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广泛发动、持续治理,为郎溪县高质量推动农村人居换环境整治添砖加瓦。

  

  

  

  


原文链接:http://nyncj.xuancheng.gov.cn/News/show/1242690.html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参考网 nmck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376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