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服务”让文明实践开花结果
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宗旨,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用一份爱心、一份贴心、一份赤心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阵地为基,优化资源配置
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社区实际,充分整合社区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改建新建成5个不同功能定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宣讲室宣讲党史故事、普及科学知识、宣传政策法规等;在志愿服务广场常态化开展“接地气”、“便民式”文明实践活动,将健康义诊、义务维修、义务理发等志愿服务“打包”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聚焦弱势群体,以阳光家园为依托为辖区智残青少年提供托养教育服务;关爱老年人,在融乐养老服站常态化开展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老人们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生生不息”统战生态圈阵地开展民族一家亲系列活动,将少数民族、宗教人士、非公经济以及新的统战人士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通过整合资源,连点成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圈,把文明实践活动送到老百姓身边,让群众能参与、能感受、能享有,切实提升了居民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
亲切服务,温暖社区邻里
办一件实事,就能暖一片人心,群众对社区的认可也会更多。因此,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以行动见实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既要入脑入心,更要见言见行。自启动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以来,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居民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着力解决房产证“难办证”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背街巷增设、更换老旧路灯,切切实实为辖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举办“爱心“粽”邻里 端午一家亲”系列活动,用一个个粽子、一道道“土菜”串起了浓浓邻里情,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媒为径,讲好好人故事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带来满城春风。近年来,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弘扬时代新风。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大江晚报、芜湖新闻网、今日芜湖等媒体宣传身边好人事迹,将好人故事展现在“眼前”、配送到“指尖”、传播到“耳边”。线下力求实效,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好人宣传活动。利用“好人广场”、社区宣传栏、张贴好人好报等展现各类好人、道德模范典型事迹;开展道德讲堂宣讲好人故事;邀请好人到老旧小区、背街巷进行宣讲;定期开展好人慰问活动等等,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学习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良好风尚。
接下来,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进一步夯实基地,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原文链接:http://nync.wuhu.gov.cn/nyzx/bmyw/8289870.html